来源:郑州誉美肿瘤医院2023-11-28 08:22:05
温馨提示:由于篇幅原因,很多内容不能详尽,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有疑问,可在线咨询进行预约,或电话预约:400-9905-120。
自2015年起,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1月第三周确定为“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”。这是一项全球性运动,旨在提高公众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认识和了解。
和2022年一样,2023年的活动主题仍将是“齐心协力,预防微生物耐药”,呼吁开展跨部门合作,所有部门必须谨慎、适当地使用抗微生物药物,并采取预防措施,降低感染发生率,以保持抗微生物药物的功效。
我国也积极应对微生物耐药带来的挑战,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已联合制定了《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(2022-2025年)》,以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。
我院积极组织院内医师护理团队学习抗微生物药物药学理论知识
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?
抗微生物药物指能够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生长或繁殖的药物,用于预防和治疗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,包括抗菌药物、抗病毒药物、抗真菌药物、抗滴虫原虫药物等。
微生物耐药的危害是什么?
当前,全球抗微生物药物滥用的形势异常严峻,加速了微生物的耐药。每年超级细菌感染会导致全世界至少70万人死亡。预计到2050年,可能会增加到每年1000万人死亡。由于微生物耐药的加速,新型抗微生物药物的有效期越来越短,严重影响了药企研发新抗菌药物的积极性。对人类而言,微生物耐药率的迅速上升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,且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。如果我们不加以控制,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。
抗微生物药物认识误区
误区一:抗生素=消炎药
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,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。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,比如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、布洛芬等。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局部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红、肿、热、痛、接触性及药物性皮炎等不宜使用抗生素治疗。
误区二:抗生素可预防感染
抗生素对于特定病原菌所致的,或特定人群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感染有预防作用,不加辨别盲目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,不仅达不到预防感染目的,还会导致细菌耐药。
误区三: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
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
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点,优劣势各不相同,不能简单用价格来判断药物的好坏,特别是特殊级抗菌药物,不可过度使用,否则会造成耐药。
误区四:感冒就用抗生素
感冒以病毒感染较多,抗生素对病毒没有治疗作用,使用抗生素治疗感冒没有效果,是浪费也是滥用。
误区五:是药三分毒,症状缓解后立即停药
使用抗生素要有一定的疗程,临床症状缓解立即停药会导致病情的反复,抗生素不规范使用容易导致病原体耐药,临床疗效下降。
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耐药的发生?
(1)不随意使用:普通感冒或组织损伤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,细菌引起的感染应至医院检查,由医师开具合适的药品。
(2)遵医嘱,提高依从性:服用医师开具的抗生素时,应该按照医嘱,足量、足疗程服用,切不可私自减量或停药。
(3)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:勤洗手,保持环境清洁卫生,特别是厨房和卫生间等易受污染的地方。
相关阅读
80%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6177人阅读 2022-12-27 09:26:03
5868人阅读 2020-06-09 17:40:05
1102人阅读 2023-08-21 08:57:59